東洋追擊綜合格鬥技高手Part2‘Nan De Mo Ari’

第二回合,直擊中井祐樹的[Paraestra]。

絕對是巧合,在香港安排到日本站問前,找到了一些有關中井祐樹的資料,只知道他是職業修斗第三代次沉量級冠軍,現任日本巴西柔術連盟會長,以及是第一位被巴西國際柔術連盟總部承認黑帶資格的日本人,如此而已。反而忽略了他和修斗的一段淵緣。原來,中井祐樹也正是佐山聰的學生,名師出高徒。

[武術傳釋Paraestra]

就算不引經據典,也跟俗語說一句:「有其師必有其徒。」

和佐山聰一樣,年輕的中井祐樹(Nakai Yuki)也對格鬥技充滿熱誠和理想,而且有一份執著。在格鬥擂台上身經百戰的他,時常朝著理想的綜合格鬥技的方向前進,武術講求精益求精,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在推動發揚武術的同時,相信沒有比開設道場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之中更能溫故知新。

九七年十二月一日 ,中井理想實現,一個被稱為「21世紀綜合格鬥技的理想訓練營」,名為[MartialArts Communication Paraestra],在東京的練馬區江古田開設。甚麼是Paraestra?

中井代取名別具用心。據記載,約公元前六世紀至古羅馬帝國末期為止的古希臘時期,即使在最落後的城市最低限度也要設有一所Paraestra,而所謂Paraestra,是訓練拳擊和摔角選手的地方,也就是格鬥技專門學校的統稱。發展到後來,更包括了其它的一些跳躍運動項目的訓練,也有一些Paraestra是招收會員制,會員在校內進行摔角和拳擊等的練習,情況跟現代人打Golf,去玩Gym,差不多。

正如古希臘時期,在全國各大小城市都充斥著不同規模的Paraestra,中井祐樹的理想就從東總部出發,不斷伸展網絡,達到全國各地。自九七年至今,在他的努力經營下,除了東京練馬區的總部外,全國已有九所Paraestra,而且數目還會繼續增加。

筆者和傳譯美砂在平日的下午十二時半到訪中井的Paraestra總部,甫踏進道場範圍,已被一般強烈的練習氣氛所包圍,其實說是強烈的氣味也未嘗不可,因為整個道場都充滿著濃烈的汗味,揮之不去,即使有堂完結後,按照慣例,學員都必須負責清洗道場,但我仍然可見牆的四周仍是汗漬斑斑,貼在牆上的練習日程表和訓示都被汗水弄得字體化開,處身其間,你可想像到上課練習的激烈情況。就在訪問的時候,也有七、八名學員在上柔術課,很難想像,在平日的上午(時間從早上十時開始上課)竟也有一定數目的學生,無怪Paraestra年中除了法定假日和職業修斗舉行比賽的當日之外,每星期開足七天。

道場的正中央分別掛了中井的恩師佐山聰先生的肖像,而在道場地蓆的盡頭,有一個木人樁,(柔術也要練習木人樁法? )中井先生解釋,那是特別為祇在星期日授課的「截拳道班」而設的,當然負責教授截拳道的並非中井,而是由伊魯山度(Dana Inosato)直接授權,由中村賴永代表,全日本唯一公認的IUMA日本振藩國術館的直轄實踐部門,日本Jun Fan Club所主辦的JKD課程。而整個Paraestra由JKD截拳道是其中一環,暫時亦只限於在星期日授課,其餘則分別是修斗(Shooto)和柔術(Jiu-Jitsu)分佔了每天由早上十時至晚上九時半的課程。

‘包羅萬有——Nan De Mo Ari’

中井祐樹是北海道人,十八歲大學時期學習柔道達四年。九二年到橫濱的「Super Tiger-Gym」跟隨佐山聰學習修斗,短短兩年間突飛猛進,戰績蜚然,九四年成為職業修斗的羽量級冠軍。九五年更於全日本公開Vale-Tudo大賽中出戰巴西柔術王者的Rickson Gracie取得準優勝而名重一時。

學了四年的柔道,為何會突然轉學截然不同的修斗?

「其實在學習柔道其間,已經對其它的格鬥技很有興趣,尤其是那些甚麼都有的格鬥技,對我來說更是吸引,於是在一個機會下便到橫濱跟隨佐山聰先生學習修斗。」

中井所說吸引他的,是「甚麼都有」的格鬥技,也就是他在訪問過程中不止提過一次的口頭禪:「Nan De Mo Ari」(日本語解作甚麼都有),柔道和修斗的最大分別亦是在此。單就練習方法,不論全面接觸的綜合格鬥技和以地戰為主的巴西柔術,兩者都同樣喜愛,但自九六年始,全身投入柔術界之後,他也比較傾向練習柔術多一些。

繼九四年十一月擊敗草柳和宏而奪得職業修斗的第三代王者寶座後,挾著餘勇直闖格鬥擂台頂峰,代表日本方面參加九五年的全日本公開Vale-Tudo大賽,比賽於 四月二十日 在可以容納一萬二千名觀眾的東京武道館內舉行。當日高手列強對陣,戰雲密佈。中井祐樹直落兩場擊敗對手直取決賽資格,勢不可當。第一場還對法國腿擊術世界重量級冠軍和UFC好手,Gerald Gordean(哲勞·哥度),雙方酣戰二十六分四十一秒,中井使出heel hook(腳跟鎖)令對手屈服。第二場對著體重比他多出 一百磅 的摔角手,Craig Pitman(格力·別文),以一招armbar(臂鎖)把對手鎖著。拳證於十五分半中止比賽。

第三場,冠軍王者戰,也是全晚現場過萬觀眾焦點所在,由日本代表中井祐樹對出戰以來四百七十回未嘗一敗的巴西柔術王Rickson Gracie,最後Rickson Gracie始終保持住長勝紀錄,在六分二十二秒以一招(rearchoke)後頸鎖結束賽事,中井屈居亞軍。

後來因為中井在比賽中傷及右眼,幾近失明之險,於是暫且退出綜合格鬥擂台火線,也不知道是否受到九五年一役的啟發,中井的武術道路像遶了一大圈,走回最初練武的範籌,不過練的已是撗掃綜合格鬥擂台的柔術。

中井既然強調「Nan De Mo Ari」,相信必定不會拘泥於單一種武術的運用。

「一個真正的格鬥家,必須懂得地戰技術,只限於兩手兩腳的『立技』,在綜合格鬥擂台上沒有勝數,不過我又想強調一下,不要把綜合格鬥和街頭搏擊混為一談,綜合格鬥擂台即使再無所不用其極,也是一項運動項目,有著一定的賽例規限;而在街頭打鬥才是真正的拼命,才是真正的『Nan De Mo Ari! 』」那麼他認為懂得地戰技術是否在街頭搏擊中佔有優勢?

「看情形吧,若對手人數在一個人以上的話,隨便和敵人糾纏地上容易被對方人手從後施襲,所以還是不要過份迷信地戰的價值,我只是認為,一個真正的格鬥家必須懂得運用地戰技術。」道理和佐山聰的「市街地型實戰」理論如同出一轍,實戰自有實戰的法則,在街頭實戰中,最後站著的才是強者。

後記:中井祐樹的Paraestra很有感染力,不是說牆上的汗漬和揮之不去的濃烈體味,而是在場練習的每一個人,包括中井祐樹自己。眼看著學員們運用技巧去進行壓制和抗衡,一輪完了又一輪的熱烈練習,作為旁觀者的我,也恨不得換上柔術袍到場中纏鬥一番。

武術的動作語言可以傳達訊息,中井祐樹所講的MartialArts Communication就是這個意思。

-- 以上内容來自2002年2月《新格鬥》武術雜誌 第3期 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