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家太祖拳
撰文:趙從武
趙家太祖拳以「硬攻直上」為本。
所謂「硬攻直上」,決非牛鬥,而有法訣可循。
訣云:「身似龍游鑽入,勢如電閃雷奔。眉眼射盡天地力,九軸合一始為功。」
又云:「去如棉,擊如電,奪氣破勢人不見」。「一鋒出,鋒鋒連,三鋒送人下黃泉」。這些訣要,涵蓋用拳法則,通過練習,領悟「形、意、勢、神」,形正而貫之以意,乃得其勢而入神境。
神境,即「奪氣破勢人不見」,言其勢之快捷猛烈如電閃雷奔,能如是,則九軸亦必合一。
本門有人身「七鋒」之說。鋒,即鋒銳之攻擊點,包括:拳鋒(含指掌)、肘鋒、腿鋒(含腳)、膝鋒、頭鋒、肩鋒、胯鋒。
明「七鋒」諸要點,繼而練習基本步法:自然步、吊馬步、扣步、連步、流雲步等。
拳法演練,本乎道家哲理:「至柔馳騁至剛」。故此把式之演練,以柔為本,輕鬆自然,最忌生硬,蓋練把式,切忌求力勁,必勢老而拙,難入「神境」。力勁之道,另有功法。
柔練,是達至九軸合一的重要原則,演練時貫之以意,下之是虛,下之是實,下之是方,下之是圓,連綿不斷,如長河滾滾浪打浪。要達到這一要求,必須通過柔練,若果下下求推山倒屋之力,把式定然僵硬,更無從領略何謂「神」境。
趙家太祖拳系統分功、拳、械三大類,玆略述如後。
功:凝翅、伏虎、臥龍、乾坤、游龍
拳:六路拳、二十八手
械:虎捷刀、盤龍棍、游龍槍、龍驃劍
以上拳械各有練功輔助器物,包括沙袋、雙臂(形似牛角枴) 、劍環等。
太祖拳械路數甚短。六路拳是套路,二十八手則包容六路拳諸勢,然二者組合有異,六路拳便於個人操練,二十八手可稱「實戰」演習,第一至第七手專練面對沙袋施以七鋒諸勢之擊打,第八至第二十八手乃對戰法門,二人操練,以領悟實打實擊中進攻與防守的距離感,術語稱之為「管勢」,要旨是「若即若離,不離不棄」。
以太祖拳的基本腿法「盤龍腿」為例,法則簡單,踢法多樣化,其修行又有三重境界之別。以踢法言之,人體左右三百六十度範圍內,俱可踢之,又可一腿連踢或交替踢,又或追踢、退踢、閃踢,此即「連勢」與「無定勢」。
一腿之擊法而分三重境界,即演練及掌握精要的階段,初階踢法是為第一重境界,弧度較大,但貫之以「意」,講究借天地力,配合本身之軸力,此兩者能達至合一之境,即可跨進第二重境界,其時,腿勢弧度甚小,勢更速銳。第三重境界即方圓合一踢擊法,似方似圓,無方無圓,亦方亦圓。
腿法修行,頗是不易,「盤龍腿」的三重境界,是次第而進,到達領略第二重境界時,可算初竀「盤龍腿」堂奧。
趙家太祖拳的拳法系統不算複雜,拳指掌諸勢法統稱「行龍」,「飛龍」則是肘擊法,「騰龍」為膝擊法,「盤龍」則是腿腳擊法,「游龍」則是頭肩胯的擊打法,各種擊打法另有勢式名堂,不贅,略舉其綱要如後。
行龍:箭、抄、劈、彈、掃、插(上為擊法);劈、印、拍、鉤、鎖(上為指掌法)
飛龍:劈、殺、戳、拗、叩
騰龍:衝、擺、抄、叩、飛、射
盤龍:劈、殺、掃、射、鍘
游龍:入軸、出軸、沾打
前述諸法,因勢變勢,單式稱為「定勢」,組合稱為「連勢」,隨意組合之變勢稱為「無定勢」。所謂「無定勢」,意即沒有一定的勢法,但有一定的規律。
北方武家諺語云:「手是兩扇門,全憑腿打人」,趙家太祖拳頗符合這一要求,道裡簡單,先決條件是必須把兩腿練得像手一般靈活。
盤龍腿不只是長距離或中距離適用,還有短距離的踢擊法。長中距離用的是小腿脛骨一段,短距離用的是大腿,也是第三重境界的一種踢法,這種招式,在六路拳中很多,但必須通過二十八手對戰演練,才予「點睛」,即能恍然而悟,並能加速領悟入軸的竅門,在出軸中也常用大腿踢擊法。
盤龍腿的修行,初階不求力,而求鬆柔,就是放鬆全身,以一種切合本身之速度(平衡重心為準)面對沙袋練習。
鬆柔,不等於很慢,這點很重要。
沒有通過沙袋的踢擊練習,不可能領略腿擊的真意。
盤龍腿是整體協調的踢擊法,故初習求鬆,並於動中穩定重心,此即達至兩腿靈活如手的必經階段。所謂靈活如手,即左右腿於進擊或退閃中皆能隨心所欲,或連踢、或左右不一地交替踢擊,能如是,即可進行「小盤龍腿」的練習。
「小盤龍」只得「殺」法一種,全身凌空射入疾捲之際踢出,必須借助沙袋以達身腿合一之力。
前述之「行龍」、「飛龍」、「盤龍」、「騰龍」諸勢之組合俱有古名,於此略去。
「游龍」則屬深層次的「以軸打人」的方法,入軸出軸,求取沾衣即跌的能耐,於對方傾跌之際同時施以擊打,稱為沾打,乃重殺法。
略述趙家太祖拳的輪廓之後,不妨一談源流。
趙家太祖拳源自宋太祖趙匡胤。太祖之父趙弘殷(宣祖)乃武將世家,宣祖之上,已不可考。宋皇宗族鼎分三派,由太祖定下玉牒,是為太祖派(趙匡胤子孫),太宗派(趙光義子孫),魏王派(趙光美子孫)。
本人為太祖派下三十一世從字輩,先翁維欽公,先祖父德銓公,曾祖循雙公。
太祖拳一向由族中傳承,並非門派,是否另有外傳,悠悠千年,已不可考。在第三十一世從字輩中,亦僅我幼弟及二堂兄弟曾習此。我自幼承庭訓而嚐武,下過幾年功夫,然與父輩比,實難望項背。而今時代,既無須武藝爭功名,更不能據以謀生,故宜視之為古傳文化藝術。
由於中華大地上東南西北中俱有太祖為名之拳法傳承,我曾考據,各種太祖拳或趙家拳中,有若干拳勢相類,然人皆方趾圓顱,兩手兩足,把式相類,不足為異,重要的是功法訣竅。
在明代以前,若有拳藝系統的記載,恐亦於元代亡失矣。
元代禁武,特別針對漢人與南人,終元一代,只剩下舞台武藝一枝獨秀。元忽必烈中統四年(一二六三年)至元順帝至正五年(一三四五年)的八十餘年間,有時甚至一年數度頒令禁止民間造藏武器或練武,違者杖七十七甚至處死。
明代武術繼宋之餘緒,一般認為,近世武術流派大都形成於明中葉以後。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著述之《紀效新書》,收錄「古今拳家」有「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、六步拳、猴拳、囮拳、溫家七十二行拳、山東李半天之腿、鷹爪王之拿、千跌張之跌、張百敬之打、巴子拳」等。《紀效新書》於明萬曆十三年(一五九五年)初版,此書影響深遠,日本及朝鮮俱引用此版。另一明代將領何良臣著《陣紀》,此書於萬曆十年(一五九一年)出版,何良臣收錄之拳法有「宋太祖之三十六勢長拳(按:戚著為三十二勢)、六步拳、猴拳、囮拳、溫家之七十二行拳、三十六合鎖、二十四棄探馬、八閃番、十二短、呂紅之八下、綿張之短打、李半天曹聾子之腿、王鷹爪唐養吾之拿、張伯敬之肘、千跌張之跌等均已失傳。」
這些拳系,顯見盛行於宋代,明代武將知其名而列為失傳。
早於何戚二人另一作者鄭若曾於明隆慶二年(一五六八年)出版之《江南經略》云:「趙家拳有趙太祖神拳三十六勢、蕪湖下四川二十四勢、抉陵關打、胡童拳六路、南拳北拳各四路、溫家鉤掛拳十二路、孫家披掛拳四路……。」
後人有考據謂六步拳、猴拳、囮拳皆出宋太祖、名目不同而已。清代至民國,有「太祖拳」「趙門拳」「趙家拳」等名目出現。
從歷史因素看,傳說太祖年輕時曾闖蕩江湖,其後又喜與將領較技,如果說,宋太祖對民間拳法毫無影響,則又過於武斷。
為免與其他以太祖為名的拳派混同,早年我在報刊撰寫武術文字時特冠以「趙家太祖拳」名目,以示涇渭而已。